發布時間:2020-09-07
九牛二虎一只雞
人們常用"九牛二虎"來喻力大,清朝政府在加固洪澤湖大堤時,便鑄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雞",放在大堤水勢要沖,以祈鎮水。據說鐵牛當初鑄造之時,肚內本是金心銀膽,夜間還常常跑到田里偷吃老百姓的莊稼,當人們出來打時,一棍打了它的雙角。此后又不知道哪個貪財之徒,偷摘了鐵牛的金心銀膽,遂使鐵牛不能行動,就失去了鎮水的作用。現存的鐵牛大小如真牛,均作昂首屈膝狀,似哞哞欲叫,憨態可掬,橫臥在厚約10厘米的聯體鐵座上,鑄工精細,造型生動,重約2500公斤。鐵牛肩胛上刻有楷書陽文:"維金克木蛟龍藏,維土制水龜蛇降,鑄犀著證奠淮揚,永除錯墊報吾皇。康熙辛已午日鑄。"。隨著時間推移,鐵牛則成了最受人們青睞的洪澤湖一景。
靈跡處處老子山
洪澤境內的老子山,相傳為老子煉丹所在。春秋末年,老子騎著青牛來到了蘆莆山下,一見此處山色清秀,淮水潺潺,旋生在此采藥煉丹,為民療疾之意。老子在這里解救了無數人的病苦,最后功德圓滿,沓然而去。后來人們發現:在此山有一巖洞,四壁如削,洞深丈許,內有石床、石幾,便以為是老子住所,稱之為"仙人洞",在中山西側淮畔有一堵巨石,上有鼎腳之痕,四周石皆紅,便以為老子曾在此砌爐煉丹,故稱之為"煉丹臺";在南山南麓又有一塊潛伏巨石,上有蹄形之穴,穴內常年積水,清澈見底,不溢不涸,汲而復生,尋則無泉脈相通,人皆稱奇,便以為這是老子乘青牛西去函谷時留下的蹄痕,故稱之為"青牛跡"。為此,"仙人洞夕照"、"煉丹臺懷古"、"青牛跡聞鶯"也就成了老子山三大景觀。
彩船帶姑娘
"嫁出門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可大年初一剛過,洪澤湖區漁民便會把船裝扮得花枝招展的,把姑娘帶回家中,共話家常,盛情款待。本世紀初,淮河流域飄來無數漁人,散居在洪澤湖沿岸。那年二月二,一位漁人駕著花船開進洪澤湖上的小龜灘,將自家的閨女接到船上,一路歡笑朝淮河上游開去,帶回娘家,十分風光。當地漁人感到好奇,那女人說,這是俺家習俗唄。說罷,女人津津有味道上一段歌謠:娘家彩船帶姑娘,婆家送去賢惠娘;迎來送往話心腸,雙親雙家夸紅娘。從此彩船帶姑娘的習俗,就像一出別具風情的小戲,在洪澤湖地區,一年又一年演了下來。
老子山與老子
老子是彭祖的后代,生于淮水之濱。他的母親因吃了水中漂來的一只李子而懷胎,孕育八十一年,生下一子白發蒼蒼,故取名李老子。還因耳上有三個漏,又名老聃。周王朝為了開發西域,宣揚周禮,派老子西方游說,漫游中他因吃了西王母的仙草而修煉成仙。一天他騎著青牛從天廷飄落到海中一塊礁石上,后海水退了,這礁石成了一座小山。他在這里修道煉丹為漁民治病,人們尊稱他為太上老君,并把這座山叫老子山。
魚吃仙丹
孫悟空大鬧天宮后,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李老君無法,只得避開孫悟空,架起云頭直往西去,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煉丹。老君站在云頭看到下面有一座青山,山腳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草。老君降落到地上一看,正是洪澤湖南岸的老山,正好又有一個山洞。李老君就在這老山采藥草煉丹丸,孫悟空急得到處找李老君要仙丹,就是找不到。后來他架起云頭直往西下,一看到洪澤湖南岸有一座大山,他就降落下來,在山南坡看到一個仙人洞,就進去了。到里面一看李老君正在忙著煉神丹。李老君看到孫悟空,連忙把神丸裝到葫蘆里,架起云頭就往天上跑去。孫悟空緊緊追上,伸手就來搶葫蘆。眼看仙丹就要被孫悟空奪走,李老君一氣之下舉起大鐵棒打破葫蘆。孫悟空連抓帶搶得到幾粒神丹,其余的仙丹都落到洪澤湖里去了。魚、蝦、蟹都爭著來吃仙丹。從那以后,洪澤湖里的魚類,肉鮮味美,可口好吃,直到現在仍然遠近聞名。
劉基造堤
劉基幫助朱元璋消滅元朝,建立了大明朝,國泰民安,但水災很重,洪水時常淹沒莊稼,朱皇帝下旨要劉基興修水利。劉基接旨后,就到洪澤湖一帶,從老子山到清江,一路勘察地形。經他察看所知,這一帶地形高洼不平,所建堆堰沒有按水平去修建,所以上水頭一來水,下水頭就決口。劉基找到決口的原因,他向老百姓收買了很多米糠,運到上游,在老子山處放下水。他把米糧慢慢地撒在水面上,讓米糧在河兩邊所貼在位置,找到了水平線,再根據米糧的位置向上建堆埝,這就是現在的彎彎曲曲的洪澤湖大堤。劉基用這種方法建堆堰以后,就再沒有倒口子,直到現在堆堰還是好好的,人們都要這條堅實牢固,水沖不跨的大堤叫"鋼堆"。
漁民刷鍋不下水
從前,洪澤湖有家漁民老夫婦,很窮,只有一條破劃子和一只破鍋。一天,老兩口過洪澤湖,想到集市上買點口糧,再買口小鍋。小船靠岸到集市上買東西時,但見店里和雜貨攤的人都不答話。老頭很生氣,眼看天已傍晚,一急之下,便到糧行里抓了一把小谷米,又在雜貨店里拿了一口小鍋,轉身就往船上走,賣東西的人并不追趕向他要錢,漁夫很是奇怪。上船以后,只見四周茫茫一片全是水。老兩口這才明白這是泗州城。第二天早晨,漁夫發現帶回來的小谷米變成了鮮魚。老倆口喜出望外隨即將魚抬到市上賣了,又買回此米,高高興興回到船上準備燒飯后,揭開鍋蓋一看,鍋里飯菜都有,老倆口靠這口鍋生活好長時間。一天,老漁婦將鍋放到水里想刷個干凈,可是,鍋一入水就不見了。因此,洪澤湖的漁民刷鍋不再把鍋放到湖里刷了。這種風俗習慣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