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9-07
作者:許衛國
2013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江蘇代表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宿遷市委書記藍紹敏在發言中說:“宿遷空氣清新,到宿遷來可以做深呼吸,洗肺養心。”習總書記回應稱“深呼吸這個最基本的需求,倒成了現在老百姓最幸福的追求,很值得我們深思。”
習總書記的這番話確實也令我們深思,第一是習總書記憂國憂民的情懷,溢于言表,刻骨銘心,身體力行,我們要見賢思齊;第二,習總書記的這番話是對一些環境沒有得到真正改善的地方提個醒,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第三,我認為,習總書記已經把深呼吸提到國家發展戰略高度,當成一件老百姓基本需求、迫在眉睫的大事來抓。習總書記的深思,更值得我們深思。而值得欣慰的是,泗洪洪澤湖濕地,沿岸的泗洪縣,乃至宿遷,現在已經完好地解決了深呼吸的問題,而且也為各地發展綠色旅游,生產有機食品做出表率。這幾年“深呼吸”的口號,泗洪洪澤湖濕地喊得最響,從中央電視臺到各級媒體,從歌曲到影視,從文字到圖畫,“游大濕地,做深呼吸”不僅家喻戶曉,也響徹海內外,人們耳聞目睹又口口相傳,人們為之心馳神往,不僅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在當今也真正滿足了“最幸福的追求”。
泗洪洪澤湖濕地是最富特色的一塊濕地,她處于經濟繁榮、交通發達、人口眾多的江蘇腹地,至今依然能保持原始的自然風貌,蔥郁繁榮的神態,實屬不易。這一切不全是濕地本身的潔身自好,卓爾不群,清高特立,而是有一大批勤勞智慧的人們用心血、用汗水,乃至生命在呵護她、關愛她,把她當成自己的生命,當成人類的珍寶、國家的財富、文明的象征。
世界上沒有一塊濕地像泗洪洪澤湖濕地那樣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它水生植物豐富多彩,無與倫比,蘆葦、蓮花、蒲草、菰、篙苗等為挺水群落;野菱、芡實荇、水鱉等為浮葉水生群落;紫萍、滿江紅、槐葉萍等為優勢種的漂浮水生群落;狐尾藻、黑藻、金魚藻、竹葉眼子菜等為優勢種的沉水植物群落。它們如塊塊錦緞分布于洪澤湖西岸的沼澤、蕩地、灘涂和邊緣,織成了氣象萬千、四季變幻的迷人色彩和景象。它是水生植物大觀園、博物館、百科全書,很多滅絕的、罕見的水生物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這里有浮游水生植物165種、水生高等植物81種,這是統計數據,還有很多有待發現。
僅以泗洪洪澤湖濕地千荷園為例,這里生長著一千多種荷花。它們花期有序、顏色不同;它們形狀相似、大小不ー;它的顏色有上百種,驚艷奇特,耀眼奪目,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無數次的組合調和,是大自然的精心打造。有的荷葉如高舉的雨傘,有的荷葉平臥水面似圓盤,千荷園連接萬畝荷塘,荷花盛開的季節,如夜空繁星卻比繁星更燦爛養眼,荷葉相擁,一陣風來則綠波蕩漾,如沉睡翻身,如陶醉展臂,如展翅欲飛。
蘆葦和蓮荷均是泗洪洪澤湖濕地的望族大戶。春雨幾場,最先探出地面的是蘆葦,開始還是露個紫紅的尖尖,幾天不見滿眼的綠葉就羞羞答答次第出現,沒有見過蘆葦的人,一個月以后你告訴他(她)那一個月前紫紅的尖尖就是它,誰會相信?看整個泗洪洪澤湖濕地都是它的天下了,小草和它幾乎一起出土,永遠地做它的點級了,它已經掀起墨綠的波濤,濃青的云朵,它的葉片在陽光下不斷閃出金屬的亮光,其間零星簇簇籬苗、蒲草也加人入進來,比肩向上,比翼齊飛,它們是蘆葦的表親,它們基本都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它們親密無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構成大美濕地的主色調、主版塊。這時的蘆葦迷宮已經由去年留下的金色的蘆葦,變成綠色長廊,穿行其間,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湖水含笑,葦葉召喚,置身其間,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里紅塵可洗,庸俗可棄,船頭一轉,去向迷途,但心里明朗,反倒悠然自得,恍若成仙。難得糊涂一一此高級境界,在蘆葦迷宮里可以獲得。
蘆葦具有儀仗的姿態,你會在這里得到大自然的尊敬,也會使你更加熱愛大自然。時而飛過的小鳥有熱情好客的天性,它們多么想接近人類,巴結人類,因為能保護它們的只有人類。它們為你們歌唱的,一定都是天籟,一定不是無病呻吟的哀嘆,一定不是聲嘶力竭的吼叫。你聽懂了,你就覺得心曠神恰,神清氣爽,你會感嘆原來這オ是藝術,從此,你審美情趣和水平都會大大提高,那些迷途的羔羊和利欲熏心的歹人也許會因此放下獵槍、彈、毒藥和電網。
蘆葦迷宮,迷得是美景,迷得是美好,美景和美好值得迷,乃至值得迷信!我們在觀看美景之余,我們也能看到那些和濕地朝夕相處的人們,為我們的濕地碼頭,在蘆葦迷官出口處樹立了“人民軍隊首次大期模水上戰斗發生地”的紀念碑,這使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又增添了知識和正能量。沿途隨船而去,一座座雕塑小品,就把泗洪古老文明的歷史演化,精煉而系統地告訴了我們。自然和人文交相輝映,蘆葦迷宮是畫卷,也是史詩,是仙境,也是天堂。冬天你進入蘆葦迷宮,你會看到枯黃的蘆葦傲然挺立而成為金黃,你不僅可以看到生命的堅強和無奈,你也能知道當年新四軍在這里用蘆花做被子,用蘆葦做床鋪、做庵棚,歷經生死考驗,血火磨難,才有我們今天能在這里快樂游玩的日子,你也或許會有幾分淡淡的憂傷,但你轉而也一定會樂觀地想到生命的可貴和希望。當酷暑季節你走進蘆葦迷宮,清風徐來,如初春和深秋,疲憊隨風而去,煩躁落入涼冰冰的水中,身輕如燕,你會覺得你要飛起來了。
很多人遙望無邊的蘆葦蕩,便會遐想,便有意走近它們身邊。那條掩埋在蘆葦中間的木制棧橋,它無礙生態,卻有利于滿足游客更進一步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愿望。這棧橋蜿蜒曲折,在蘆葦、篙苗、蒲草的簇擁下延伸好幾里。你走過棧橋,可聽見橋下噗噗水聲,你透過木縫看過去,直立橫斜的蘆葦、籬苗、蒲草還有荷葉梗上,爬滿龍蝦,像滿樹熟透的桃子楊梅,棧橋震動,它們便彈開附著物,潛入水中,當然還有很多青蛙。泗洪洪澤湖濕地龍蝦干凈、鮮美,后面會細說。如今能體會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恐怕也只有泗洪洪澤湖濕地了。在很多地方蛙聲已經銷聲匿跡,有的地方多是只言片語,那蛙聲不僅戰戰兢兢,且多變了調,而泗洪洪澤湖濕地的蛙聲依然字正腔圓,依然肆無忌憚,忘乎所以地在大合唱。春天的夜場連續一兩個月不休息。
再回到棧橋上,你往前走,眼前一片綠色,時有飛鳥被你驚起,有翼展一米有余,也有手掌大小,它們飛起,并不遠走,只在你身邊盤旋,或在你身邊不遠處再落下,因為它們也知道來的都是文明人,都是滿臉笑容的,它們不怕,它們不僅不怕,或許還想和你溝通,為你幫忙呢。當然,橋不能無限制再延伸,到了一個鳥巢一樣的三層木樓,是觀鳥臺,你上去,登高望遠,遠山近水,花鳥蟲魚,白云蒼狗…盡收眼底。
為什么在這里就要止步?不止步也不好前行,腳下全是泥沼水淖,水草沒頂,再說,深處還有鳥在孵化,魚在產卵,這都不好驚動人家,再再說,這段棧橋距離恰到好處,足夠你體力使用,達到深呼吸的目的。所以這棧橋又叫深呼吸通道,一路走下來,不由得你不深呼吸,不由得你呼了一口氣,還想再來一口,那所謂一抒胸臆,所謂一吐為快,只有在這里才會加深理解,才會有終生難忘的感受。
泗洪洪澤潮濕地的沿岸植物,它們不在水中,但都是依水而生,請如念珠藻,水綿、地錢、地皮菜、葫蘆蘚、毛蕨、井欄邊草、海金沙、魚腥草、水花生、三棱、水竹葉、水蔥、菖蒲、水蜈蚣、荸薺、白茅、香附子、蒲棒、茜草、水浮蓮、鴨舌草等等,有上百種。它們有的有食用價值,有的有醫藥價值,有的已經很珍稀了。
說到鳥,有一個民樂傳統曲目叫《百鳥朝風》,這里是百鳥朝“濕”。泗洪洪澤湖濕地是鳥的天堂,這里上百種鳥類,有土著,有外賓,有連濕地都不曾離開過的,也有漂洋過海趕來的。布谷鳥、白頭翁、斑鳩、云雀、啄木鳥、大杜鵬、四聲杜鵑、烏鴉、喜鵲、黃腰柳鶯、春葦鳥、大山雀、麻雀、翠鳥、雉、燕子、野雞、野鴨、鴿子、竹雞鷺、貓頭鷹、鸕鶿、鵪鹓等等這些都是土著;丹頂鶴、白鸛、黑鸛、灰鶴、大鴇、天鵝、震旦鴉雀等是海外來客。這么多種珍稀鳥類到此繁行生息,它們也得益于泗洪洪澤湖濕地的自然生態和人類環境保護的加強。這里有鳥類194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4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26種,每年冬季在此越冬的候鳥多達200萬只。一些候鳥途中受傷生病,到了泗洪洪澤湖濕地得到很好的養護治療,大多數得以康復,它們留戀濕地,感謝救命之恩,就不愿再做候鳥想一生一世陪著泗洪洪澤湖濕地。
鳥類最繁盛的時期,歡聚時如大型管弦樂團和合唱團在演出,飛翔時遮天蔽日,像是藍天上流動的畫展。在濕地邊緣,不知哪朝哪代開明的領導和勤勞的民眾,在這里栽上幾百畝松林。松林早已密不透風,疏也能遮雨,成了白鷺棲息、繁育、生活的家園,泗洪洪澤湖濕地給它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水產食物。這里給它們提供了舒適安全的住所,現在的觀鳥園面積已經擴大到約1380公頃。除了松樹,其他樹種也在這里迅速繁育,目前已知有各種植物110余種,鳥類近200種。鳥以鷺鳥為主,尤以牛背鷺、池鷺、蒼鷺、白鷺等居多,近來也吸引了大鴇、白鸛、震旦鴉雀等珍稀鳥類來此湊熱鬧。鳥類棲息高峰期可達數十萬只,此起彼伏,升降不斷,飛落頻繁,觀者無不動容動心,無不驚呼驚嘆、無不躍躍欲飛。
天上飛鳥,水中游魚,泗洪洪澤湖濕地是鳥的天堂,更是魚的家鄉,魚在這里產子,在這里長大,オ敢到大風大浪的湖心弄潮。這里水體穩定,清冽甘甜且營養豐富,水草庇護,食物不缺,所以成了濕地水生動物最大家族。在一段時期,到了不要任何漁具,見到水,隨手就可撿到大魚幾條,像在自家盆里撈魚一樣,有時還會跳到漁民的船上,有的直接就跳到鍋里。這里常見的魚有鳊魚草魚、翹嘴紅、白魚、鯉魚、鯽魚、鯰魚、鱖魚、銀魚、黃鱔、泥鰍、青魚、鰻魚、烏魚、毛刀魚、梅鱭,還有魴,還有魷,還有鳙等等,還有那螺絲、蝸牛、河蚌、牡蠣、針烏賊和蜆子等等。蚯蚓、水蛭雖不能普遍食用,可它們也是上等藥材,身價看漲。當然,龍蝦、螃蟹、老鱉它們擔任主角的時間最長。
一方美景迎天下人,一片濕地養育萬物。濕地是水生動植物的發祥地,是洪澤湖大堤萬畝良田外的守護神,是洪澤湖萬頃波濤的枕頭。沒有它,整日整夜激情浩蕩,心潮澎湃的洪澤湖萬頃波濤難以入眠,濕地的百里岸柳、千畝荷花、萬頃蘆葦蒿草是洪澤湖的頭飾,濕地因此俏麗迷人,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