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03-17
3月6日下午,中央電視臺《鄉約》欄目攝制組走進泗洪,以嘉賓訪談形式,全方位宣傳展示我縣獨特區位優勢、風土人情、特色產業、文化旅游、發展成就和鄉賢能人。徐德、薛東風、侯志娟、馬向東等縣領導參加欄目現場拍攝。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三月的洪澤湖春意盎然,萬木吐翠,楊柳堆煙,濕地博物館前歡歌笑語,鑼鼓喧天。在熱鬧的天崗湖鑼鼓之后,有“中國第一農民之友”之稱的金牌主持人肖東坡走進訪談區,與縣委書記徐德展開深入交流。圍繞“家鄉名片、秀風采、訪賢能”版塊,徐德向全國觀眾自豪地推介泗洪,暢談“激情泗洪”、“水韻泗洪”、“多彩泗洪”三張名片,以及我縣在經濟、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旅游發展等方面的諸多亮點。
徐德介紹說,泗洪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資源豐富,是一座歷史文化之城、紅色革命之城、生態宜居之城和新型工業之城。泗洪是人類發源地之一,5萬年前,雙溝下草灣人就在此逐水而居;去年,我縣順山集文化遺址位列全國考古發現之首,被專家論證為“中華第一壕”,把江蘇文明向前推進了1600-1800年;泗洪還是徐姓發源地,是綿延1600多年的古徐國中心。抗日戰爭時期,泗洪被稱為“淮北延安”,是全國19個抗日民主根據地之一、皖東北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中心,境內擁有泗洪烈士陵園、雪楓墓園、朱家崗烈士陵園等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百人物”江上青、彭雪楓長眠于此。泗洪有亞洲最大的美洲黑楊種質資源庫,有煙波浩渺、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有自然天成、充滿神奇的穆墩島,有一片原生世界的國家級洪澤湖濕地。
訪談中,肖東坡被徐德面前掛著的紅色胸牌所吸引。徐德告訴他,這是我縣“三個公開”中的一個方面:公開身份,掛牌上崗。這上面有我的手機號碼,老百姓都知道,有事就可以打我電話。我們每天還要公開動態、報行蹤,全縣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什么時候,在哪做什么,每天早上八點半都會把我們主要領導干部的動態發到大家的手機上。
肖東坡將信將疑地現場找來一位群眾,打開手機,果然看見一條短信:徐德,上午會辦中泰熱電項目相關情況,下午參加《鄉約》欄目訪談……
肖東坡十分贊賞徐德一心為公,執政為民的決心、信心和勇氣。徐德告訴他,這只是我縣激情文化建設的一個方面,自2011年9月,我們針對動力缺乏、麻木不仁等“機關五癥”,開展了以“點燃激情,追求卓越”為主題的激情文化建設,全面提振了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肖東坡坦言,已經被泗洪火紅、熱烈的激情深深感染了。
肖東坡早就聽說泗洪的螃蟹是“中國最干凈的螃蟹”,訪談中多次提到想嘗嘗洪澤湖大閘蟹。徐德介紹說,我們是首批全國水產百強縣、中國“螃蟹之鄉”和全國河蟹有機養殖示范縣,大閘蟹出口量連續7年居江蘇省縣級第一。泗洪大閘蟹從外部看,“背青肚白、金爪螯強”,還具有“色艷、膏肥、肉香、微甜”的特點,吃起來很香,還有點甜。
談到泗洪的明天,徐德說,我們牢牢把握“堅持綠色跨越、實現全面小康”的發展主題,努力把泗洪建設成為全國綠色食品基地縣、華東生態旅游知名縣、蘇皖邊界商貿中心縣、蘇北產業集聚優勢縣,讓大家吃在泗洪、玩在泗洪、購物在泗洪、發展在泗洪。我們以最大的決心和蓬勃的激情,把泗洪打造成為發展科學、環境優越、城市美麗、群眾富足的幸福家園。
當日,《鄉約》欄目還訪談了我縣護鳥達人——人稱“黃老邪”的泗洪中學生物老師黃元國,與現場200多名觀眾分享了他20多年的艱辛護鳥路。
《鄉約》欄目是央視唯一一檔走進地方進行拍攝的大型戶外訪談節目,在央視七套農業節目、軍事節目近30個欄目中曾獲得收視率、綜合排名年度雙“第一”。《鄉約》欄目以區域經濟的代表縣委書記作為主訪談嘉賓,以展現當地新農村建設者群像風采為目標,體現風俗文化、執政思路、創富智慧、旅游景觀、特色物產、牛人牛事,以生動鮮活的視角全景式反映一方水土的神韻和百姓風采,講述當家人的智慧人生,提供新農村建設的成功樣本和典范。